血流动力学监测巅峰对话:三巨头共议有创无创技术的未来走向!

2024-09-10 00:26:59

      一、早期理论基础奠定

      17世纪初,英国医生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通过实验奠定了血液循环理论基础,并首次对心排量进行了试验性推测。这一发现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为血流动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意大利人马尔比基(Marcello Malpighi)进一步验证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使得这一理论更加完善并得到广泛接受。

 

      二、关键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

     心排血量的计算:1870年,德国生理学家Adolph Fick提出了通过测量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增加量以及这些气体的肺动脉和肺静脉浓度来计算肺血流量,进而计算出心排血量的Fick原理。这一原理至今仍在临床中应用。

 

      生物阻抗法的引入:1907年,Cremer在离体青蛙心脏上进行电阻抗测量,并首次使用了生物阻抗法一词。这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右心导管技术的突破:1929年,德国医生Werner Forssmann成功地将导管插入自己的心脏,测量了右心房压力,从而打开了直接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大门。这一壮举不仅展示了医学研究的勇气与决心,也推动了右心导管技术的快速发展。

 

      肺动脉漂浮导管的诞生:1967年,美国医生Harold J.C. Swan和William Ganz合作发明了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这一技术革新使得心排血量的测量更加便捷和准确。Swan-Ganz导管自诞生以来,在心脏病理学、心脏手术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阻抗图(ICG)技术的提出:196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Kubicek教授根据欧姆定律提出了心阻抗图(ICG)技术,用于无创心功能检查。这一技术的出现标志着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之后,ICG技术飞速发展并大大改善了其临床准确性。同时,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

      三、现代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有创监测技术以其高度的精确性和全面性,在危重病人救治和心脏移植手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代表厂家:Edwards Lifesciences。

 

      微创监测相对有创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提高了监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代表厂家:Edwards Lifesciences、Pulsion。

 

      无创监测以其无创、连续、实时和普及性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代表厂家:麦德安。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发展是现代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趋势之一。相比有创监测,无创监测具有操作简便、风险低、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例如,生物阻抗法可以通过放置在胸部的电极片无创地评估心功能等。现代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这些发展趋势使得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还提高了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例如,胸电生物阻抗法(BioZ),连续、实时、微创或完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将在未来继续发展。

 

      专科:由于有创监测的局限性,其在各科室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得益于无创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在高血压、产科、麻醉科、ICU、心康、心内科等科室将呈现出专科专用趋势,以满足临床需求。

 

      全面:未来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几个参数,而是会围绕影响体循环的五大标准(容量负荷、压力负荷、泵功能、氧合)、全方位监测方向发展。这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3.1Edwards Lifesciences

       爱德华生命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创始人Miles “Lowell” Edwards开始着手研发首个人工心脏。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Edwards在液压和燃油泵操作方面的技术背景使他相信心脏也可以被机械化。他与俄勒冈大学医学院的年轻外科医生Albert Starr博士合作,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人工心脏瓣膜——Starr-Edwards瓣膜,并于1960年成功植入患者体内,这一创新被誉为“奇迹”。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40909/00dc26fb8dad14d6e66db3040d7d7319.png

       1961年,Edwards Laboratories正式成立,专注于开发治疗心脏病的植入物。此后,公司经历了多次收购与重组,包括1966年被美国医院供应公司收购,1985年成为Baxter International心血管业务的一部分,以及2000年从Baxter剥离并独立上市,更名为Edwards Lifesciences。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爱德华生命科学已成为全球心脏瓣膜替换和心脏瓣膜护理组织的领导者,产品覆盖全球约100个国家,员工超过19,800名(数据可能随时间有所变动)。

 

       3.2 Getinge

       Getinge公司,作为一家在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当时公司在瑞典的Getinge小镇创立。自成立以来,Getinge一直致力于为医院和生命科学机构提供各类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改善临床结果和优化工作流程。随着时间的推移,Getinge不断壮大,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业务网络。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1,000名员工,在40个国家内开展业务,产品远销至133个国家。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Getinge在法国、中国、德国、波兰、瑞典、土耳其、荷兰、英国和美国等多个国家设有工厂。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40909/643c6fdcf725fe50203639cefc16457e.png

 

       PICCO(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是Getinge公司在血流动力学监测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该技术最早问世于1997年,至今已有超过25年的历史。PICCO技术通过结合经肺热稀释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连续、准确的心排量及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

 

     3.3BioZ

       最早的TEB设备是由美国公司CardioDynamics International于1998年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00年前后进入中国市场。采用的是胸阻抗原理,需在颈部两侧贴电极,当血液从心脏泵出流经胸腔的主动脉时,胸腔的血流量增大,电阻抗减少,以测得主动脉的速度、流量(ΔZ)及 ΔZ 对时间的微积分 dz/dt,经过处理后可提供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指数(SV/SVI)等多个血流动力学参数。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40909/f6bafaa1a2109c94322a46e6b85df883.png

       2011年深圳市麦德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与CardioDynamics International合作,将BioZ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国产化。自此,TEB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广泛应用于中国医疗市场;由CHEST杂志发表的文献显示BioZ与肺漂浮导管相关性达到0.89,准确性得到验证。其专利技术ZMARC®算法基于年龄差异调整主动脉顺应性以优化心输出量正常区间值,可最大程度降低主动脉顺应性差异带来的干扰,保证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TEB的准确性。BioZ在中国国内已有超过1400多家医院使用该产品,超过300家三级甲等医院及知名专家教授应用该设备,广泛应用于ICU、麻醉、心内、急诊、肾内,呼吸、产科等科室。

 

 

        四、中国血流动力学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医疗需求的增长和政策的支持,在中国市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根据MDCLOUD(医械数据云)统计的已披露的品牌与金额数据结果,2023年中标数据中,有创领域浦讯排名第一,无创领域麦德安(BioZ)排名第一,中标总额占比13.89%。依露得力排名第二,中标总额占比9.09%,欧斯卡排名第三,中标总额占比5.79%。这一排名结果不仅反映了各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为医院在采购设备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从以上数据的可以看出,在选择监测方式时,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式,临床选择的趋势上,因其完全无创即可获取数据的特点,成为了首选。无创监测方法不仅避免了有创监测可能带来的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还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不适感。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创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使得无创监测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无创的方式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舒适和医疗质量。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如有创监测能够提供更为准确或必要的数据时,我们也应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选择。

逍遥尽意 同杨洋在稚气与热望间漫游新生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