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奶奶青光眼险失明,高难度手术后视力恢复至0.8

2025-11-25 17:09:47

76 岁的孙奶奶右眼突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几近失明。经紧急救治后,她又遭遇角膜内皮细胞稀少的难题,让白内障手术风险陡增。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李秋梅主任团队迎难而上,借助飞秒激光辅助技术与高超技巧成功完成手术,目前孙奶奶右眼视力恢复至 0.8,打赢了一场惊险的 “光明保卫战”。

青光眼突袭,老人视力骤降几近失明

随着年纪变化,孙奶奶常感觉双眼视力模糊,但因未严重影响生活,一直未到医院就诊。今年 9 月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在家忙碌的孙奶奶突然感觉右眼胀痛,视力在几小时内急剧下降,视线模糊几乎失明,眼前世界瞬间陷入混沌。紧接着,炸裂般的头疼与止不住的恶心呕吐席卷而来,让她蜷缩在床上痛苦呻吟。家人见状,火速将她送往附近医院眼科急诊。

检查结果显示,孙奶奶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眼压已超过 60mmHg(常规眼压范围为 10mmHg~21mmHg)。经过常规用药、输液及前房穿刺治疗,她的症状并未明显缓解。经多方打听,家人又将痛不欲生的孙奶奶送往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最终确诊为双眼闭角型青光眼、双眼老年性白内障。

紧急施救,手术打通眼内“排水通道”

李秋梅主任深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急症中的 “视力杀手”,持续高眼压会快速损伤视神经,每一秒都关乎光明能否保住。此时孙奶奶的右眼眼压仍在 52mmHg 以上,且已持续两天,尽快手术控制眼压刻不容缓。李秋梅主任当机立断与家属沟通,紧急协调院内各部门启动24小时绿色急救通道,为孙奶奶紧急实施部分睫状体光凝术,通过减少房水产生快速控制眼压,术后孙奶奶的不适症状明显缓解。

“如果把眼内比作一个蓄水池,正常情况下注水和出水保持平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就是排水通道突然堵塞,但入水口仍在注水,导致池内水压骤升,压迫眼球内的神经和组织,进而引发眼痛、头痛等剧烈不适。睫状体光凝术就是把注水口关闭一部分,让蓄水池重新回归平衡。” 李秋梅主任这样通俗解释。

再遇难关 低角膜细胞让白内障手术风险翻倍

为进一步提升孙奶奶的视力,家属决定在她右眼眼压稳定后,进行白内障手术。就在大家以为险情解除时,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 白内障术前检查发现,孙奶奶的角膜内皮细胞仅余 576 个/mm²,极易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甚至面临失明风险,手术难度大幅增加。

李秋梅主任解释:“常规情况下,60 岁以上人群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约为 2000~3000 个 /mm²。角膜内皮细胞是维持角膜透明的‘守护神’,当密度低于 1000 个 /mm² 时,角膜内皮失代偿的风险会显著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进行白内障手术有难度;但如果不及时进行白内障手术,不仅视力越来越差,还可能因为房角结构的问题导致眼压再次升高。所以,我们还是跟患者家属认真进行了沟通,家属也希望尽快完成白内障手术。”

巧用飞秒激光破局 老人重获清晰视界喜极而泣

面对这一棘手情况,李秋梅主任与医疗团队没有退缩,反复研讨优化方案,力求以最稳妥的方式帮助孙奶奶提升视力。经过多次推演,团队决定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 将角膜切口、环形撕囊、劈核等关键步骤自动化,先劈核再乳化吸出减少超声能量使用,既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切口,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保护孙奶奶珍贵的角膜内皮。同时,手术中使用保护性更强的弥散性粘弹剂,在手术中形成稳定保护层进一步守护角膜内皮。

术中精准操作、全程严密守护,术后精心护理、密切监测。在李秋梅主任及团队的紧密配合下,这场高难度手术顺利完成。近日孙奶奶到院复查,结果显示右眼角膜仍维持透明,眼压稳定在 11mmHg,视力更是恢复到 0.8,清晰的世界再次回到她眼前!老人握着李秋梅主任的手喜极而泣,特意让家人送上 “光明天使” 的锦旗,还反复向身边人念叨:“李主任和团队不仅救了我的眼睛,更救了我的晚年生活。”

李秋梅主任提醒,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发作时症状凶猛,常被误判为肠胃或脑部疾病。一旦出现眼痛、视力骤降、头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务必立即前往眼科急诊诊疗。同时,家属也要多关注老人眼部健康,若发现老人有眼部胀痛、视力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带其就医。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的专业医疗团队,将全力为大家守住清晰视界,不让晚年光明留下遗憾。

先锋聚力暖“新”行,携手共筑爱心网
返回顶部小火箭